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工作 >> 导师风采 >> 正文
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究生导师风采
日期:2024-10-08   

杨世林

二级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现任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首席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社会兼职: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化学专委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分析专委会副会长,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工党中央医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江西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苏州大学医学部主任,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创新药物与高效节能降耗制药设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研究方向:中药学、生药学

科研成果:主要从事中药有效成分研究和新药开发研究。主持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0余项。领导和主持了150多个新药和新产品研发,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高技术产业化十年成就奖,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江西省技术发明二等奖等十余项省部级奖励。

钟国跃

研究员,博士,博士/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原主任。

社会兼职:国家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民族医药专委会主任委员,藏药标准协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专家组副组长,国家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协审专家;世中联药用资源利用与保护分会副会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资源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植物学会药用植物保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态学会中药生态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科技部“中药资源创新团队”核心成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客座研究员,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资源中心“神农学者”,江西民族传统药现代科技与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中药杂志》、《中草药》、《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等杂志编委。

冯育林

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创新药物与高效节能降耗制药设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首届青年岐黄学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国家人社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社会兼职:兼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药用资源分会副会长,江西省药学会药剂专委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化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等。

研究方向:中药学、天然药物化学

科研成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 8 项,主持省部级项目 15 项;研制了白头翁系列新药,获各类新药临床批件7项,获中兽药新药证书 2 项,获医疗机构制剂批件5项;完成肿节风等 4 项饮片质量标准研究,成果收入《中国药典》;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4 项,其中以第一完成人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授权国际PCT专利2项,国家发明专利46项。指导研究生荣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银奖和省级金奖各 1 项,指导本科生荣获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大赛金奖。

张文锍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执业中医师,现任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党总支书记。

研究方向:中药学

科研成果:组织江西省重点研究室(医院制剂重点研究室)的申报及建设工作,并以此为基础获得医院制剂项目10余项;推动抗新冠肺炎医院制剂突击研究及应急批件申报工作,并获应急批件(批件号:2020L0001(应急));推进抗新冠肺炎中药散寒除湿抗毒颗粒和清热化湿抗毒颗粒研究任务,顺利获批抗新冠肺炎医疗机构制剂应急备案批件[备案号分别为:赣药制备字(应急)Z20220002000、赣药制备字(应急)Z20220003000]。两个医疗机构制剂获得批件。同时组织“江西省03专项及5G项目”的申报工作。先后荣获“全省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先进学生工作者”、党校“优秀教员”、学校“十佳青年”、“党员先锋岗”、“优秀共产党员”、“管理育人先进工作者”、教育工委党校”优秀学员“、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发表论文16篇,主持省级课题2项,主持完成省级规划课题1项,参与省级教改课题1项、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1项;作为副主编编写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2013年主编了《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指南》,获专利2项。承担《管理心理学》《美容心理学》等课程的教学,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OOC课程设计与录制工作;参与2017年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7年荣获江西省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近三年主持或参加项目如下:(1) 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医院制剂重点研究室【(赣中医药科教字(2021)3号】;(2) 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计划一般项目,医院制剂调肝活血稳压颗粒的研究与开发(SZYYB20204497), 主持 (3)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一般项目调肝活血稳压颗粒的研究与开发(201234)。

饶 毅

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任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江西省药物分析学科带头人。

社会兼职:江西省药学会药物分析分会副理事长,江西省食品安全专家库成员,江西省药品审评专家,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

研究方向:中药学、药物分析

科研成果:先后主持了省级以上纵向课题近十项,参与省级以上纵向课题3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以“PAT”为核心的中药中试技术平台建设,主持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国家863计划):雷公藤多苷与青蒿素衍生物配伍的药物动力学研究及其免疫学研究及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中药复方质量控制与评价方法研究。参与了国家“973”项目2项,“863”项目3项,江西省科技重点项目及江西省自然基金项目若干项。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南昌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8篇,获发明专利证书42项,主编和编辑了相关教材和书籍5部。

朱继孝

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社会兼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兼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药用资源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药品临床评价分会理事、江西省药学会第三届中药与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等期刊编委。

研究方向:中药学、药理学

科研成果;主持承担国家级课题 4 项,其中 3 项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 项为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主持省级项目 1 项、市厅级课题 6 项、横向课题 1 项。出版《民族药成方制剂处方药材——品种、基源与标准》等著作 2 种,副主编《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教材 1 部,在《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Cell & Bioscience》《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等学术性期刊发表论文 100 余篇。获得江西中医药大学优秀科研工作者、江西中医药大学中药科研实践班“优秀指导老师”等荣誉。指导硕士研究生获得江西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罗晓健

二级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获得“赣鄱英才 555 工程领军人才”“江西省千百万人才工程人选”等 11 项人才称号。

社会兼职:担任国家新药评审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药剂委员会理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药制剂委员会以及中国中药杂志、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等编委。

研究方向:中药学、药剂学

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奖、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各类奖项 20 余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专利 30 多项,发表学术论文 80 多篇。

龚建平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总工。

社会兼职: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保健品协会常务理事,大健康产品研发专家。

研究方向:中药学

科研成果:主持承担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品种一项,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落地计划项目一项,其他一般项目二十余项;完成主要论文著作三十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二十五项;获得国家保健品新产品证书十六个,化妆品二十个,功能食品二十个;先后将 60 多项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销售的产品,累计创造产值超过 15 亿。

陈兰英

二级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药理毒理事业部主任。入选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和南昌市“521”学术技术带头人人选。

社会兼职:兼任中国药理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学会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委员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网络药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江西省药理学会副理事长,江西省药理学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担任《Ethnopharmacology》(specialty section of Frontiers inPharmacology)的编委等。

研究方向:中药学、药理学

科研成果:主持国家级项目 8 项、其中1 项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任务,1 项国家“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1 项国家“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1 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4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省部级课题 5 项;并担任省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扶正祛邪)抗肿瘤药效评价建设平台重点研究室主任。主编/参编出版《中国中成药名方药效与应用丛书》、《中药药效研究方法学》、《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中药药效研究思路与方法》等著作10 部,主编/参编《药理学》《中药药理学》等中英文教材4 部,在《Toxicol Appl Pharmaco》《Int Immunopharmacol》《Food Funct 》《Phytochemistry》《中国中药杂志》《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等学术性期刊发表论文近 150篇。获科技成果奖四项,其中包括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奖三等奖,南昌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先后被评为江西省在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博、硕士学位获得者,江西中医学院“十一五”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江西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欧阳辉

教授,博士,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药物代谢研究开发事业部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青年岐黄学者,入选江西省百千万工程人才、江西省青年井冈学者、南昌市首批高层次科技创新“双百计划”人才,江西中医药大学1050青年拔尖人才。

研究方向:中药学、药物分析

科研成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5篇(中科院二区以上10篇),参编论著5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申请PCT专利2项。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江西省青年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项目10余项。获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三),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第四),作为药物代谢方向负责人,参与多项中药新药的研发工作,参与申报中药一类新药4项,获得医院制剂临床批件3项,参与获得中药二类新兽药注射证书2项,新兽药临床批件5项。

李志峰

教授,博士,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天然药物研究开发事业部主任。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家,南昌市中药与天然药物活性成分创新团队与重点实验室主任,南昌市科技计划“双百计划”人才培养类创新人才。

社会兼职: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中药学分会常务委员,世中联中药化学分会理事,世中联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分会理事,中国化学会会员。

研究方向:中药学(中药化学)、天然药物化学

科研成果:从天麻、小花清风藤、刺五加等10余种中药中分离鉴定出500余种化学成分,其中新化学成分100余种;建立中药活性成分快速发现、制备分离技术,并利用现代药理学结合多组学、分子生物学与体内过程分析,评价药效与机制,遴选出有效成分候选药物2项,有效组分候选药物3项;开展中药复方创新药物研究3项,中药有效成分创新药物研究2项,新医院制剂开发4项,国家标准1项,新功能食品研究1项,获新药证书3项,药品注册批件3项;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及省部级课题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45篇,授权发明专利19项,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张武岗

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天然药物研究开发事业部副主任,入选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江西省中医药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对象。

社会兼职:兼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药用资源分会青年委员、江西省药学会第三届中药与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中药学、天然药物化学

科研成果:参与完成7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承担完成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项目、主持承担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6项省级课题、9项市厅级课题,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得新药证书2项、临床批件4项。获得江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中国药学会优秀论文奖1项、江西中医药大教学成果奖(研究生)一等奖1项。

张国松

博士,教授,正高级工程师,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药学院副院长,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新药制剂技术研究开发事业部副主任。入选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教育部首届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江西省中医药中青年骨干人才及南昌市“双百计划”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致力于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研究,担任江西重点研究室(医院制剂重点研究室)负责人。

社会兼职:兼任中国膏方协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制剂委员会理事及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动脉粥样硬化学术委员会理事等。

研究方向:中药学、药剂学

科研成果:主持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国家项目5项,主持省级项目6项,主持横向项目10余项,获新药证书5项,临床批件3项,保健品证书4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获发明专利授权14项。获江西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获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指导学生荣获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1项,江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铜奖3项。

饶小勇

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药研究开发事业部主任,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江西省中医药中青年骨干人才(第一批)、南昌市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双百计划”。

社会兼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药剂委员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江西省药剂专委会秘书。

研究方向:中药学、制药工艺

科研成果:主持“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子任务、国家自然基金和江西省自然等项目8项。获奖励共10项,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技术发明二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技术三等奖2项,南昌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江西省教育厅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主持新药、保健品研发10余项,获得新药和保健品证书共8项。申请专利30余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6项。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20多次,合同经费上千万元。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20多篇。

李 翔

教授,博士,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靶向事业部主任。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杰出青年人才,江西中医药大学1050人才。

社会兼职:担任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计划评审专家、江西省科技奖励评审专家、江西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家。担任国内药学学术组织理事,包括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分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分会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专业委员会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新药创制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委员。担任国际顶级期刊论文评审专家,包括“Drug Delivery and Translational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Current Pharmaceutical Desig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cine”等。

研究方向:药剂学

科研成果:共发表学术论文78篇,其中SCI收载34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44篇,获得中国发明专利1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

李 俊

中药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中药药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科研成果:先后参与主持科技部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江西省自然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得专利8项。作为主要研究者获得二类中兽药生产批件2个,二类中兽药临床批件4个,一类中兽药兽药临床批件1个,作为编委参编大型参考书《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第三版。

孙勇兵

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入选江西省双千计划和江西省青年井冈学者。

社会兼职:江西省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委员,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青年编委。

研究方向:药剂学

科研成果:长期从事药物新剂型和制剂新技术、药物转运体靶向的新药设计与评价研究以及中药制剂的研究。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主持多项省部级课题。参编《药物转运体》专著 1 部, 在 《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 《 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等学术性期刊发表论文 11 篇。获得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 项(排名第二)等荣誉。以PEPT1为靶点,设计、合成和筛选出的阿糖胞苷缬氨酸脂在2016年11月获得1.1类新药临床研究批件。阿糖胞苷缬氨酸酯及其片剂的研究已经于2022年被云南省政府列为云南省化学药科研重点工程(详见云南省政府公告2022年第11期),同时2022年云南省发改委和科技厅将阿糖胞苷缬氨酸酯片作为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品种进行培育。

王灿坚

博士,博士后,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入选江西省“双千计划”创新领军人才、赣江新区“赣江海智”C类人才。

社会兼职: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免疫专业委员会理事常、中药质量鉴定学会会员、中国化学会会员、中国民族药药用资源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等。

研究方向:中药学

科研成果:主持及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出版《中国药典品种狼毒质量标准研究》著作1部,在《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Engineering》《Phytomedicine》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30篇(单篇影响因子28,总影响因子130)。获国际和国内专利授权6项,获澳门研究生科技研发奖(省部级)和爱思唯尔Pharmacological Research杂志(影响因子10.334)最佳中医药会议摘要奖等荣誉。

万阳

博士,教授(内聘),硕士生导师,江西省‘高层次和急需紧缺海外人才’入选者。

社会兼职:担任国际顶级期刊Chem.; J. Am. Chem. Soc.; J. Med. Chem.等杂志审稿人。

研究方向:多肽化学生物学

科研成果:针对多肽与蛋白质药物代谢稳定性差、功能调控难等领域共性‘卡脖子’问题,聚焦于开发精准、高效、普适性的动态修饰方法,取得多项研究成果。课题组研究工作多次受到江西中医药大学官网、X-MOL等国内单位或学术平台的报道。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地区基金、江西省杰出青年基金、江西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等多个课题,累计获得纵向经费资助150余万元。目前已在主流期刊发表高水平SCI论文2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

吕 尚

博士,教授(内聘),硕士生导师。

社会兼职: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药用资源分会青年委员, 中国医促会中药学分会委员, 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计划评审专家,江西省卫健委科技计划评审专家,南昌市创新药物与制药过程共性技术创新中心首位入站博士,江中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与江西中医药大学博士后流动站联合培养博士后。《Annals of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营养与代谢年鉴,IF=5.923)、《World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世界外科肿瘤学杂志,IF=2.75)、《Medical Science Monitor》(医学科学评议杂志,IF=1.98)、《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北大核心)杂志特约审稿人。“入选南昌市双高创新人才”。

研究方向:中药学、药物分析

科研成果: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主持省级课题4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等),市厅级课题6项,校级课题2项,横向合作课题6项;主要参的国家级课题有973计划、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中管局行业专项、国家中药标准化项目、国家药典委员会项目等30余项;主要参与的省部级课题有高校科技落地计划、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等20余项。获临床批件3项,中药2类新兽药证书2项。主持和参与新药及经典名方开发等项目40余项,合同金额达8500余万元。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合计被引用次数超过300次,专利授权8项。

涂亮星

博士,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创新药物制剂研究开发事业部主任,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江西中医药大学1050青年人才工程入选者。

社会兼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药剂专委会副秘书长、Chinese Chemical Letters与中国药科大学学报青年编委、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制剂分会委员、Elsevier Advisory Panel(咨询委员会)委员、江西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生命科学专委会副秘书长、江西省及宜春市科技特派员等。

研究方向:中药学(制剂方向)、药剂学

科研成果:主要从事创新药物制剂开发及中药新药研究。主持或参与“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纵向项目10余项,主持企业技术开发项目多项(横向总经费超300万元)。发表论文40余篇;参与编写《现代中药制剂设计》、《药剂学》等国家级专著或教材;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2项,江西中医药大学“十佳青年”、“优秀班主任”等荣誉。

房元英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化药研究开发事业部主任,入选江西省杰青,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研究方向:药物化学、药学

科研成果:先后主持或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6项,研究成果申请专利8项,获得授权6项。在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Bioorganic Chemistry, Expert opinion on therapeutic patents等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2017年获得“洪城海鸥”留学人才团队项目,2021年获得“江西省急需紧缺海外人才”称号。

罗颖颖

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社会兼职:江西省药理学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秘书。

研究方向:中药学、药理学

科研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 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 项,江西省卫生厅项目 1 项,及多项校级课题,负责完成多项企业合作项目,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56 篇,SCI 收录 16 篇,参编学术著作2 部。

谭 婷

生药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入选首批江西中医药大学 1050 青年骨干人才。

研究方向:生药学

科研成果: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 1 项;主持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 1 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1 项、江西省青年科学基金 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 SCI 和核心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 、 《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Journal of Separation Science》、《Rapid Communications in Mass Spectrometry》、《中国药学杂志》、《中国中药杂志》、《中草药》等发表论文 20 余篇。

何明珍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药物代谢研究开发事业部副主任,从事中药及天然药物开发研究 16 年。

研究方向:中药学、天然药物化学

科研成果:发表学术论文 5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 15 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 项,江西省重点研究计划项目 1 项,江西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 1 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 项,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 1 项,其它市、厅级项目 4 项;参与国家重点研究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等国家级项目 8 项;主持横向项目 5 项,横向合同经费累计 200 余万元;获专利授权 6 项。

刘 微

博士,副教授(内聘),硕士生导师

社会兼职:世中联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药用资源青年委员会委员,江西省保健与消毒产品行业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中药学、药剂学

科研成果:主持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及其他厅级等各级项目7项,参与完成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发表SCI及核心期刊10余篇;授权专利6项;参编专著《中药固体制剂制备与设备》。

杨华杰

副教授(内聘),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中药学、药物分析

科研成果:主持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青年项目1项;江西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1项;江西省卫生健康委科技计划项目1项;江西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青年教师培养计划1项;江西省中医药标准化研究项目1项。在《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中成药》、《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等学术性期刊发表论文7篇。

张爱玲

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中药学(制剂方向)、药剂学

科研成果:从事中药研究工作 20 余年,主持或参与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重点研发项目计划、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落地计划项目、南昌市科技局重点攻关及产业化、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南昌市高新技术产业贷款贴息项目等 10 余项省部级课题;负责或参与黄芪桂枝五物汤、黄甘颗粒、荔桔爽含片、热感糖浆、利肝胶囊、藿香正气胶囊、小儿清热止咳分散片、感冒退热颗粒、抗宫炎分散片等 20 余个中药产品的研究开发工作;获批新药证书2项,授权专利 11 项,发表论文 20 余篇;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


姚闽

 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引进高层次D类人才,省直机关青联委,首批江西省中医药中青年骨干人才,现任江西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科研室副主任。

 社会兼职:兼任江西省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药协会中药区划与生产统计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药质量评价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药用资源分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观察员、首批江西省中医药标准化专业委员、江西中医药大学教学基地副教授、《现代中医药》和《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首届青年编委。

 研究方向:中药学

 科研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二;主持和参与国家省厅级课题28项;授权专利10余项,转让2项;主持完成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2项,江西省饮片炮制规范2项,第二负责人完成国家药典标准中药材连钱草;荣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产业赛道国家级银奖指导老师,获2024年江西省大学生创新大赛省级铜奖指导老师;参编《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汇编》、《道地药材标准汇编》、《全国中药材生产统计报告》等9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8篇。


李惠兰

博士,副教授(内聘),硕士生导师。

社会兼职:江西省药理协会会员。

研究方向:药理学,神经药理和糖尿病方向。

科研成果:参与完成国家“973”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省部级项目5余项;发表SCI及核心期刊10余篇,其中SCI一区两篇;授权专利4项。

王甜甜

 博士,副教授(内聘),硕士生导师。

 社会兼职:担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药用资源分会青年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协会常务理事。

 研究方向:中药学、药剂学、药理学

 科研成果:长期从事新化合物活性筛选与评价、新型药物递送系统研究工作,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主持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江西省教育厅课题1项,江西省卫计委课题2项,江西中医药大学博士启动基金1项,Eur. J. Med. Chem, Bioorg. Chem, ACS Chem. Neurosci.等期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近10篇。目前指导研究生6名,其中1名获得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1名获校级研究创新基金项目。


李军茂

博士,博士后,副教授(内聘),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中药学,中药药效物质基础。

 社会兼职: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药用资源分会青年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药质量评价分会委员;《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Natural Product Communications 》、《Journal of Biomolecular Structure & Dynamics》等杂志特约审稿人。

 科研成果:主持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科研项目及其他厅级项目5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6项;发表SCI和中文核心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15篇,授权专利4项,参编论著1部。


 卢方玲

 博士,博士后,副教授(内聘),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药学,绿色合成化学。

 社会兼职: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药用资源分会青年委员;国际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旗下期刊以及ChemSusChem期刊特约审稿人。

 科研成果:主持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江西省教育厅青年基金1项以及多项校级课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Green Chemistry》,《Science China Chemistry》,《Organic Letters》等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1篇(中科院1区论文11篇),授权中国专利5项。指导学生参加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大赛荣获国家级金奖、省级一等奖以及优秀指导老师。

程少冰

 博士,副教授(内聘),硕士生导师。2012年本科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基地班),2015年硕士毕业于复旦大学药物化学专业,2021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有机化学专业。

 研究方向:基于天然产物的多靶向药物设计与合成及或活性评价(天然药物化学)

 科研成果:2021年加入江西中医药大学以来,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主持厅局级课题一项以及两项校级课题。在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Bioorganic Chemistry以及Archiv der Pharmazie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1篇,获批发明专利一项。


陈道峰

江西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复旦大学特聘教授,药学院天然药物学系主任、博士/硕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副院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社会兼职:第八至十二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化学、中药鉴定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研究方向:中药学(中药化学)

科研成果:主要研究领域为常用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与品质评价,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重大专项课题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近40项, 对五味子科药用植物和清热解毒中药的药效物质与作用机制研究取得系列代表性研究成果,清热解毒中药治疗肺部感染的免疫调控机制与药效物质研究获得多项有科学价值的新发现,发表研究论文280余篇, 其中SCI论文19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70余项。曾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励,曾连续五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奉建芳

江西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博士,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广西中医药大学二级研究员,广西优势中成药与民族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药固体制剂制 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华南分中心主任。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产学研结合办公室处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中医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长,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院长。

社会兼职:兼任江西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首批 B 级高层次人才,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药用资源分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国家药品审评中心外聘专家,国家青年千人计划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国家药品审评中心外聘专家,国家青年千人计划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位论文评审专家等。

研究方向:中药学(中药药剂)

研究成果: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2项,广西创新驱动重大专项等省部级项目15项。与国内制药企业签订横向合作项目18项。研究成果已获得授权专利29项;获临床批件4个、生产批件1个;获教育部优秀成果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技技术奖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180篇,其中SCI论文近50篇,EI索引3篇,国内核心期刊100余篇;发表著作9本,其中主编2本、副主编编写4本。

王继刚

江西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副主任/首席研究员,博士/硕士生导师,中组部国家特聘专家,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

社会兼职:多种国际权威刊物的编委或审稿人。

研究方向:中药学(药理方向)

科研成果:主要研究青蒿素抗疟、抗癌的机制以及其他药物及天然产物的药物靶标与作用机理。课题组结合化学生物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单细胞测序等相关交叉领域的研究方法、围绕药物的作用靶点及其作用机制展开系统研究。近年来在包括青蒿素在内的中药及天然产物的靶标、作用机理和抗药研究及细胞自噬药物筛选平台建立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与突破。近年来以通讯/第一作者在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Systems、Cell Chemical Biology、Nature Protocols、JACS、Angew. Chem. Intl. Ed.、ACS Central Science、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CS Nano、Autophagy、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Medicinal Research Reviews、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Lancet、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等国际高水平刊物上发表论文,撰写Methods Enzymol.书籍章节3篇, 获批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近年来主持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团队项目,国自然面上,科技部重大专项子课题,科技部新药创制专项子项目等国家、省市级课题10余项。

刘海涛

江西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科技体系与核心基地建设办公室主任。

社会兼职: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资源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协和新星”。

研究方向:中药学

研究成果:主要从事药用植物资源化学、中药品质评价、中药创新药物研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优秀青年类)1项等。主要参与“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中药标准化项目、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等课题10余项。已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论文4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0余项;《中医药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图集》、《中药现代化二十年1996-2015》、《中国药用植物红皮书》、《2017高技术发展报告》编委;培养硕士、博士20余名。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https://gczx.jxutcm.edu.cn/info/1028/2125.htm

上一篇:药学院导师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