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 正文
“青风益志”社会实践队暑期三下乡|青春脚印深植药都沃土,初心星火照亮振兴征程
日期:2025-07-02   


盛夏葳蕤,药香馥郁。7月1日,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青风益志”实践队承载着弘扬中医药文化、服务基层健康的使命,踏上了“中国药都”——樟树这片浸润着千年药香的热土。这不仅是一次跨越地理空间的抵达,更是一次中医药文化基因的溯源与知行合一的生动实践。在樟树厚重的药业历史与现代发展的交响中,队员们将课本所学融入广阔天地,用脚步丈量产业脉络,在探寻“道地药材”源头活水的同时,也为“三下乡”服务社会与人民的时代精神注入了鲜明的“中医药”底色。

A8094

万亩药田问初心,把脉产业谋发展

夏日的双金园艺场,药香与数字流交织翩跹。作为江西省高标准中药材科技综合体核心基地,是300余种道地药材的基因宝库,更是一座“没有围墙的智慧实验室”。实践队随着晨光踏入这片科技浸润的沃土,在枳壳林荫下进行 挂果采摘,亲身验证“一粒种”到“一株药”的数字化嬗变;指尖的划伤与沉甸的麻布袋,让“粒粒皆辛苦”有了切肤之感。双金柑橘试验站站长不仅为大家传授辨识不同橙种及变种培育的诀窍,更详细讲解了枳壳的采摘技巧与核心时节——“青皮”转为“黄皮”的微妙窗口期。“如今气候变了,花期、果期都跟着变,采摘的法子和时令也得跟着调!”站长徐云龙的感慨,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气候变化对药材生长的深刻影响及其对传统经验的挑战。队员们不再是实验室里中药分子结构的研究者,指尖的泥土和果实的差异,让他们对‘种植方法如何具体改变药材成分’有了鲜活感知。走进种植基地,站长介绍到“我们正尝试将基因编辑技术与道地药材理论深度融合,目标是定向优化特定有效成分的表达和种植成本的降低,同时守护其‘道地性’的分子标记。”这前瞻性的探索,令队员们看到了现代科技赋能传统本草的无限可能。

临江星火叩医药,基因铸魂砺新程

下午,实践队走进樟树市临江镇中共清江县旧址,在斑驳砖墙与历史文献间叩响初心之门。这座承载赣西革命火种的清代建筑,曾是土地革命时期清江县第一个党组织诞生地。队员们凝视农运宣言泛黄的纸页,触摸弹痕斑驳的梁柱,在红军标语前重温入党誓词。队员由此体悟:新时代中医药振兴之路,当以红色基因铸魂,将服务人民的赤忱融入乡村振兴征程。

樟帮刀下守匠心,淬火青春开新方

行程尾声,实践队走进底蕴深厚的天齐堂药业,沉浸于千年药都的炮制殿堂。老师傅凝神运刀,现场演绎“黄芪柳叶片”薄如蝉翼、“白芍飞上天”片似蝶舞的樟帮绝技,令队员们屏息惊叹。在师傅们的指导下,队员们亲手体验“肉桂薄肚片”的精准削切与“水泛丸”的巧劲泛制等,指尖流转间感受古法炮制对药性升华的奥妙。这堂鲜活的“非遗”实践课,让书本上的炮制学原理在刀光药香中具象呈现,守护如樟帮技艺这般璀璨的文化根脉,是中医药守正创新、服务乡梓的必由之路,亦是“三下乡”实践赋能文化传承的生动写照。


药香浸染的田野上,红色砖瓦的旧址里,青年与药都樟树的故事仍在续写。队员们将以万字调研报告为纽带,助力“药都”金字招牌闪耀新光芒,让青春智慧扎根乡土、服务"健康中国"新征程,为中医药传承创新贡献青年力量。

上一篇:光影忆峥嵘 红心永向党——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学生第六党支部举办七月红色观影主题党日活动
下一篇: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忆百年峥嵘岁月,请长缨不负青春